之前有說NANA到德國柏林找小夥伴,但是小夥伴的聖誕假期沒有幾天,所以本人只好自己找些地方逛逛;我選擇了柏林最西端的"萬湖",忘記為何選擇這裡,,總之一定是大眾交通工具到的了的地方,先做 S-bahn 再轉公車
目前分類:旅遊 (24)
- Dec 07 Sat 2019 11:06
柏林地下博物館與萬胡
- Sep 30 Mon 2019 23:10
史塔西博物館
NANA走過一些城市,老實說柏林實在不算是一個"美"的城市,自然景觀、建築風格、甚至國民親切度似乎都不夠高,但曾經融合極權與自由2個政體的這個特色,卻讓他有獨樹一幟的面貌;前幾次講納粹德國,這次來說一說"史塔西博物館"。
"史塔西"可能有的人不知道,其實把這個機構的標語說出來大家大概就有概念:「我們無處不在」(WIR SIND ÜBERALL);大略來說就是政府機構的情治單位,我認為類似白色恐怖或東廠錦衣衛,美其名是為國家安全,實則為達全面控制人民。
- Jul 15 Mon 2019 23:21
納粹德國-恐怖地形圖與歐洲猶太紀念盃
好久不見了大家~~最近NANA的生活可以說是平穩平淡的如白開水,一旦開始工作一段時間免不了就會進入"平穩期",雖然俗話說"平安就是福",但是想到遊學半年的冒險,還是讓人懷念阿。
還是德國柏林,因為柏林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一個毀滅又重生、傷口與治癒聘存的城市,實在有太多東西可以說了;首先是在布蘭登堡門附近的"猶太紀念碑"。
- Apr 07 Sun 2019 12:04
柏林圍牆
既然到了柏林,柏林圍牆自然就是不可不去的景點了,應該說是歷史遺跡比較正確;話說國高中歷史課已經講過很多次冷戰歷史,提到冷戰就一定會帶到柏林圍牆,"柏林圍牆"在我而言可以說是冷戰的標誌性字眼,就好像說到秦始皇就要提到萬里長城一樣,看似我應該對這個名詞很了解,但實際上我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歷史課強調的是歷史定位,但對於此物的"本身"是不談的,如同我知道GORE-TEX防水,但對於這是什麼東西卻一無所知,等真的看到柏林圍牆的遺址,才發現我的想像太簡單了
- Mar 17 Sun 2019 23:14
柏林旅行Part 1~
結束德勒斯登與萊比錫的小旅行,再次回到柏林已經是31號前夕,要從2017跨到2018的新年,其實在倫敦時我同學知道我要去德國跨年都有點意外,怎麼不留在倫敦感受倫敦的新年??Well~在台灣應該很多人都至少有一次去101看跨年煙火的經驗吧?本人初到英國就想過要去知名景點倫敦眼看跨年煙火,然而當我開始查詢相關資訊時,發現一個晴天霹靂的事實......要看煙火要買票。官方說法是說因為人潮太多,販售門票能更好掌控現場,並且進場都要安檢,治安上更好維護;以我的角度來說很難想像看戶外煙火居然還要買票,放在天空不是大家都看的到,但這件事NANA已經在英國每年11/5的bonfire night親自證明了-沒買門票幾乎什麼煙火都看不到的事實,他們煙火放得很巧妙,幾乎都是低空的,偶爾放幾發高空的,還會被樹擋到.....而且跨年煙火的票9月就開始販售,到我想到要買時也已經沒票了,既然看不到倫敦眼煙火,本人所幸決定趁聖誕假期去訪訪老朋友,於是旅程大轉彎,本來應該在倫敦的NANA就出現在德國柏林了~~
- Jan 13 Sun 2019 23:22
萊比錫
NANA最近成為好姊妹們的失戀諮詢對象,不少人都說以為我談過很多戀愛,但就跟豆漿葛格每次都愛約我去打麻將一樣,知道我不會打麻將後總愛錶我說我看起來像賭后;其實本人的戀愛經歷也蠻少,看來我給大家的形象是很成熟穩重、理性可靠的都會女子吧XDDD(得意);其實NANA並非多懂感情什麼的,我只是很了解姊妹們的盲點,能依據他們的敘述,仔細分析她們陷入泥淖的原因,以及走不出的邏輯漩渦,因為人有思考的習慣性,而NANA通常就是以第三者的立場,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去解釋同一個事件,其實大家都很聰明,只是被痛苦蒙蔽,稍微點一下很容易就能自己想通;話是如此說,總是旁觀者清,看別人的問題都很清晰,看自己的就很模糊@@;結束一段感情,NANA總會仔細爬梳是什麼原因導致分手,是不是自己太難搞(我承認我很難搞),是不是找的對象不適合自己.......,每次的結論都是,要找一個溫柔敦厚能包容自己的人,可悲的是,不論大腦如何發出指令,能激發你分泌多巴胺與催產素的人,總還是那些有相似特質的人,不論是外型、個性、人格特質,我就是很賤的無法逃脫被某幾樣特質吸引;
要不然就硬逼自己試著跟另一種類型的人試試??但愛情終究無法用大腦談,不是一個好對象清單全部打勾后,賀爾蒙就會分泌出來讓你墜入愛河,實情往往是:客觀條件不錯的人沒有很喜歡;你想避開的人就他X的會愛上,更麻煩的是即使費盡心力找到客觀條件不錯主觀上你也欣賞的人,他卻不一定喜歡你,因為你只是38億的其中之1!!!!還是要將就跟喜歡你、對你好的人在一起???哀~~~又是一個又一個沒有解答的問題,誰也無法保證做了什麼選擇才會幸福,人生怎麼會這麼難QQ;雖然是一個又一個的沒解答,但NANA還是想像李榮浩的那首"不將就"一樣,遇到一個讓我理智線斷裂," 你問我為什麼頑固而專一,其實我覺得這樣不值,可沒選擇方式,你一出場別人都顯得不過如此"的人(無可救藥的女人XDDDD
- Nov 26 Mon 2018 22:37
德勒斯登(下)
應該是要祝福大家新年快樂的時刻~~2018對NANA來說是劇烈改變的一年,不管是感情、家庭、還是工作上,有更新的、得到的,更有失去的;很俗套的要來說一下新年新希望,2019本人有3個願望希望能達成: 1.維持體重+想練出馬甲線>>>>很難達成的願望,一方面我有點難找出時間運動(都是藉口QQ),更重要的一點是,上健身房有點貴,剛換新工作的本人實在是阮囊羞澀,只能看看有無替代方案.......
2.維持讀英文的習慣>>>>2018最後這兩個月,大大荒廢了,這實在是不行!!!!可不能讓遊學的錢白花,擠出時間運動可能有點難,擠出時間跟英文相處一下應該是沒問題,但是環境問題口說能力又開始大幅下滑,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何建議???
- Nov 03 Sat 2018 16:02
德勒斯登(上)
離上一篇又是5個月過去,應該是安安穩穩的過我上班族的日常的五個月,卻是好幾件大事爆發;先是NANA的外公在9月過世,而後是10月NANA的阿嬤也過世。
NANA在5月考上之後,因公司通知9月才要報到,媽媽告訴我這兩位老人家因為疾病可能不久人世,我刻意8月整個月都休假,為的就是能回老家陪伴這兩位家族的大家長,與我嫻熟的朋友都知道我老家在南部,外公住在高雄金山,阿嬤則是屏東車城;8月我在南部LONG STAY2週,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 ,我感受到疾病的對肉體的摧殘,但慶幸的第一點是兩位都是高齡80以上過世,壽終正寢;我想到我姐姐(我乾爹的女兒),30歲發現生病,兩年後就死了,正是花樣年華的時候,讓所有至親好友傷心婉惜。台灣喪禮有個習俗,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不孝,所以在出殯的時候會用棍子打棺材,避免城隍爺在地府治她不孝之罪,我親眼見到我乾爹在打棺材的時候,從他眼中眼淚掉出的淚水一滴一滴的滴在棺木上;火化完撿骨時,姐姐的音容笑貌似乎還在耳邊,但眼前只剩骨灰片片,那畫面之震撼,就算到今日依然清晰。也是從那時開始,我的人生觀開始改變,如果有什麼你想做的、想追求的,不要害怕後果,用盡全力的去付諸實現。我去遊學半年,有些人說我怎麼有勇氣把賺來的錢全花了XD,"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 Jul 25 Wed 2018 14:52
跨國巴士往柏林
未免大家看我網誌覺得我太囉嗦XD,文字太多看不到最後面,先工商時間一下~~~~這是幫我處理遊學代辦的葛瑞特遊學顧問團,裡面有我的美照跟小夥伴盈盈,還有很多跟遊學有關的資訊喔~有興趣的請點連結
http://www.greatstudyabroad.com/abroadcons.php?faid=339&classid=342&id=2052
- Jul 12 Thu 2018 14:21
史特拉斯堡小法國+真的柯瑪
終於又有時間再次發表網誌~~灑花~~,NANA從英國離開前還想著回台灣後又好好休息一個月,好好思考一下未來的動向,與我熟識的友人們大概都知道我想換工作一段時間了,在遊學前本人可以說是花了泰半時間在工作,而且輪班讓我與其他人的假日搭不上,常常有我放假時閒在家,但是朋友有好玩的活動我又要上班無法配合;上班時數也很高,下班都9點半、10點,常感覺沒自己的時間,因此痛下決心放自己一個大假,希望回台灣後英文提升可以尋個好工作。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因為原公司有一個升遷轉正職的大好機會(NANA申請留職停薪),雖然要經過筆試,而且時間只有一個半月,但我知道這個機會來的這樣機緣巧合,剛好在我英文大幅提升的時候(筆試要考英文),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握住,所以2018/03/01晚上我剛回台灣,3/7我就又回去上班了(沒看錯,不到一週,連時差都還沒完全調好就去上班了),一邊上班一邊跟宅女一樣整天龜在家念書,皇天不負苦心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XDDD,蹲在家一個月,真的考上了!!!!!!!!!!!!!!!!!!!!!但是........4月公布成績,居然9月才分發,所以本人5月很戲劇的迎來電信499之亂(我還被拍了一張被客戶圍繞,眼神死的照片刊載水果日報上),那一週每天睜眼就上班,一回家就倒在床上,真的是死了一回(不是開玩笑,都不敢回想怎麼熬過來),挺過499之亂,終於迎來康莊大道拉拉拉~~~不過我的網誌嚴重落後(汗),現在穿短袖吹冷氣在寫去年12月聖誕節的文,大家見諒拉。
前情提要一下,上一篇提到NA與旅遊夥伴一起幹了一件膽大包天的事,千辛萬苦總算回到正軌,在史特拉斯堡換到正確路線的車到柯瑪,到達目的地已經3點
- Jan 21 Sun 2018 23:44
史特拉斯堡+科瑪之聖誕奇蹟
- Jan 14 Sun 2018 22:41
聖誕市集比拚??
雖然聖誕節已經過了好幾個禮拜,甚至中國新年都已經要到了,但2017的聖誕節對本人而言跟以往都不一樣,從來在台灣過聖誕我都只是去吃吃飯、去輔大或市府賞賞燈(聖誕燈不是元宵燈節XDD),在有興致一點就去板橋的新北耶誕城看演唱會;從台灣出發到倫敦前,NANA就已暗下決心一定要過一次厲害、不同以往的聖誕節,原本是想到梵諦岡去看看基督徒怎麼聖誕彌撒,但我實在是太天真,聖誕節這種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哪輪的到我這種外行人去湊熱鬧XD,而且不管是住宿還是機票都貴到嚇死人。突然!!!我就想到幾年前台北有辦過一次聖誕市集(真的是突然),號稱從"法國史特拉斯堡"原裝進口,結果FB被買票進入的朋友發的抱怨文洗版,據說跟真正的聖誕市集天差地遠;在搜尋了一下網路部落客分享之後(其實分享的文也不是非常多,如果不是台北辦過這個活動,我其實也從來沒聽過史特拉斯堡這個地方),"就決定是你了",開始規劃我的聖誕法國之旅~~~
當然都已經到法國,就不可能單單只去看聖誕市集,但為避免篇幅過長且一次也沒辦法上傳太多照片,這篇以聖誕市集為主,會比較一下倫敦跟史特拉斯堡~只要是分享跟聖誕有關的主題,基本上就是圖多文少(不過有不少朋友說,如果我的的網誌文太多,會跳過省略著看,別這樣啊大家~文比圖還耗本人的精神阿QQ);雖說要比較,但是我要跟各位看官說,如果純就聖誕市集來說,倫敦的市集完全不能跟史特拉斯堡比,等級實在差太多了,我去了好幾個倫敦的市集,包含倫敦眼的、羅素廣場的、海德公園的(海德公園的是叫Winter wonderland,說是聖誕市集,不如說是冬季樂園比較恰當),真的~完全~不一樣~,倫敦的聖誕市集賣的東西其實都差不多,感覺應該都是從同一個地方批發的XDD,除了Winter wonderland比較特別;先分享Winter wonderland,介紹一下和我一起去的夥伴:茶茶(左邊)、Kiyoka(右邊)
- Dec 17 Sun 2017 21:06
英國週記之荷蘭3日遊(中)
原本是想把全部遊記一次打完,結果因痞克邦編寫網誌的照片量有限制,上傳不了全部照片,只能在分出下集了(到底什麼時候寫的完QQ)
接著荷蘭遊記(上),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出發火車站,開始今天的重頭戲行程"羊角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很多部落課在網誌上說去荷蘭最方便的交通攻略,就是辦一張像悠遊卡一樣的OV卡,只是OV卡的扣款方式跟我們一般儲值卡的扣款方式不同,是採"預扣式",比如我們今天要去羊角村,卡裡面就要有至少20歐的錢儲在裡面,到車站刷卡時會先把錢全部扣掉,等出站時在把多扣的"退給你",很奇怪吧。應該有朋友會想說"那等要回去時再去退卡,把錢退出來就可以拉!",但事情沒這麼簡單,因為如果餘額超過一定金額(30歐的樣子),就只能退到銀行帳戶或信用卡(而且要是荷蘭的帳戶喔),不管退現還是退戶頭都會收手續費,你想想你先把錢換成歐元已經被吃一次匯率,難道回台灣時你會再換回台幣再被吃一次匯率嗎??(而且要辦這張卡本身要7.5歐,不能退)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帶回台灣轉賣;而NANA一方面不想付這7.5歐(一張儲值卡要300元ㄟ),二方面是本人極度怕麻煩,不管直接退款還是轉賣,我都覺得是很麻煩的差事,所以本人果斷放棄辦理OV卡,那既然不買OV卡,我們是怎麼去羊角村的呢?當然不是買單程票,也不是買上篇遊記說的GVB 24小時票(去羊角村要坐3小時的火車,我很乖不敢逃票3小時;歐!不是~來回是6小時)
- Dec 10 Sun 2017 23:17
英國週記之聖誕節
聖誕節快到了~~~倫敦目前的天氣幾乎都是5度以下,雖然冷到我沒辦法在戶外待超過15分鐘,但抱著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有機會在倫敦體驗聖誕節,還是堅持走一趟市區拍聖誕街景;而在NANA寫網誌的這一天,居然下雪了!!!!!!!!!!早上起床還沒發現,我homema特別叫我來看,她說英國已經好幾年沒下過雪了,看樣子她也很興奮XDD,不過還是我這個沒看過雪的人反應底較大,她同時從倉庫深處"挖"出(真的好一陣子沒下過雪,工具都放最裡面了)一瓶我沒看過的東西
- Dec 03 Sun 2017 22:37
英國週記之荷蘭3日遊(上)
上禮拜有提到一個聞名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猜到是誰?今天就先來分享一下這位讓我意想不到的老先生。話說上上週我們老師講到"idiom"(諺語),像是"Every cloud has s silver lining"="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之類的,在他解釋完"idiom"的意思之後,老師看我一眼說:我知道中國有很多成語跟諺語,我們有一些諺語也是從中國來的。像是"空服自"說的一些話。我:?????黑人問號??此時一位巴西來的同學忽然舉手贊同:沒錯!!!我們也有一些諺語是出自他。氣氛很熱絡,他們用很熱切的眼光看我,希望我能加入他們的話題,但很悲劇的是我此刻還是滿頭問號,到底他們在講誰......??(救命QQ)緊接著日本同學似乎熊熊意會到他講的是誰,用手在空氣中大大寫了一個"孔"字。我:!!!!!!!!!!喔喔喔!!!!!!(感謝Louis拯救我於尷尬之中XDDD,雖然他的發音也是不準,但是好理加在他會寫漢字)沒錯!!就是"孔子"大大,老師還用"孔夫子"來尊稱這位老先生(雖然發音完全不對導致我第一時間沒認出來)。當下本人實在很詫異,可以說是驚嚇;日本、韓國朋友知道孔子沒什麼特別的,畢竟以前這些國家都在漢字文化圈內,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韓國甚至到近代才開始廣泛使用他們自己的文字,但是英國跟巴西???我私下問那位巴西的同學,他說在巴西大部分人都知道,而且朋友聊天時,有時候也會用到他說的一些成語。
這篇的前言不能講太長,因為荷蘭遊記希望能一次打完!!!
- Nov 25 Sat 2017 22:38
英國週記之劍橋(下)
上週因為NANA去荷蘭玩3天4夜,所以跳過一週沒寫,這次荷蘭行是本人第一次跨出英國境內到歐洲,整個旅程既新鮮又波折不斷,有時間再跟大家介紹(真的有辦法嗎QQ,想分享的東西真的好多阿.......)
話說大家學英文的時候最討厭什麼呢?我從前念書的時候最討厭的是背單字,文法還可以用邏輯去理解,但背單字毫無技巧含量,就是死功夫;課本裡面每一課有40-60個單字,去補習班老師會發給你一本指考必"背"7000字單字本(我還留著它,這本的催眠實力是頂尖的),接著每天就是背、背、背,坐公車背、回家也背;但是即便如此,讓人沮喪的是不管你怎麼背,考模擬考的時候還是一堆生字;好不容易把上次模擬考的60個生字背一遍,到下次模擬考你信心滿滿的去應試,結果生字竟然變100個,其中25個還是之前背過的;其實當時礙於升學壓力,老師也急著要把單字灌輸給你,但是背誦畢竟不是武功高手傳內力(無崖子一小時可以把70年內功傳給虛竹,已羨慕),沒時間複習舊的新的單字又一直來,考試或寫習題都毫無成就感,最後演變成一個反應制約-英文=討厭;但是我在英國遊學的這個期間,竟然發現背單字好像沒這麼難了;在台灣時外界的吸引力很大(看電視、玩電腦、朋友約吃飯、家人聊天......),就算心裡想"啊!我等等要來看一下英文",也總是拖拖拉拉到深夜,最後就是二天捕魚三天曬網,但在倫敦因為時差,我醒著時候大家都在睡覺(怎麼講的好像親朋好友是"亂源"XDDD沒拉沒拉~最愛你們),加上電視都是英文我不一定能聽懂,導致本人比較能專心地念書;在純英語的環境,單字不再只是冰冷的一題一題的考題、或是單字本裡黑白的書頁,而是有溫度"生活":你會想跟學校老師或同學討論你的意見與想法、你會想與hostmather分享你的學校生活、你走在路上會有很多標誌與廣告、旅遊時訂票要寫mail跟別人溝通......,當你發現你沒辦法明確表達你的想法時,你會想辦法去找,不知不覺單字就會進入你的生活;當你發現一個新詞你用出來,老師聽得懂你的意思,你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更想吸收更多知識;語言是一項"工具",必須要"用"才會"熟能生巧,NANA是認真地體會到了;但一山還有一山高,背單字沒這麼討厭了,另一個可怕的高山就出現了:phrasal verd,連老師也說這對外國學生來說是最討厭的部分。什麼是"phrasal verd",就是"動詞片語",這是文法術語,聽不懂很正常,大家可以先看看我做的筆記
- Nov 05 Sun 2017 23:18
英國週記之布萊頓
不知道台灣目前的天氣如何,聽說已開始變冷,可以感覺冬日的腳步近了;而目前英國的溫度,則讓我這個熱帶國家來的女生感覺到"冬日已經整個腳踩在我頭上了......",終於到了要買手套的時候。說到買手套,本人在英國買東西有一個原則,就是台灣用不太到的東西便宜買就好,像英國的電壓跟插頭都和台灣不一樣,在這裡買貴33的吹風機也帶不回去,所以姊理所當然地在Boots(類似台灣的屈臣氏)買了8磅(以目前匯率大概是350台幣)的吹風機,外觀就跟達新牌一樣(這說明很清楚吧,台灣人有不知道達新牌嗎XD),性能跟他8磅的價格十分相配,能夠稱職的發揮吹風機的功能-把頭髮吹乾XD;因此買手套我也是秉持這個原則,但是手套畢竟要拿出來見人,而且我希望帶上去之後可以觸控手機螢幕,因此選擇一下子就少很多,我在價格和性能間搏鬥一小時後,我在3雙手套間大抉擇:A選手:克什米爾羊毛手套,目前特價24磅,超輕超薄可包覆至半個上手臂,最重要的是觸感簡直是漫步雲端,但是價格是跌入地獄;選手B:3M牌超厚手套。價格親民只要6磅,觸感也是很棒棒(當然輸克什米爾QQ),但是戴上去不能觸控螢幕;選手C:可觸控、價格"超級殺"只要2.5磅,厚度一般般,觸感一般般,但是外觀非常像那種工人帶的工作手套(棉紗的那種);感性的惡魔一直告訴我就買克什米爾了,克什米爾ㄟ~~絕對值得給他花下去,而理性的天使則在我耳邊說"台灣用不到、台灣用不到、台灣用不到.....",但理性的天使請你告訴我這麼醜的手套我怎麼買得下去........。最後本人想到一個絕妙的辦法:把C戴在B裡面,這樣萬一要觸控的時候我只要把B拿起來就好,不用在寒風中赤手拿手機,因為醜手套可以觸控啊!!!!果然路是人走出來的,最後姊花了8.5磅買2雙,還遠遠便宜克什米爾呢!
想說講一些有趣的瑣事XD當個開頭,哪知阿里阿札的竟然變一大段,現在真的要進入正題了,原本是要寫劍橋,但因為照片還沒整理(照片越積越多了~~慘慘慘),所以決定寫布萊頓。想必很多鄉親朋友不知道布萊頓是什麼東東,布萊頓( Brighton )是英國東南部一個海濱城市,既然是海濱城市氣氛自然跟倫敦與劍橋完全不同,倫敦是國際大都市,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在這裡交會,繁忙、充滿活力、劍橋因為是大學城,濃厚的文藝氣息與緩慢的步調,反而更像我們印象中那種優雅的英國紳士或淑女;布萊頓則多了幾分悠閒與放鬆,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海水的氣息;想必有人會想我10月的冬天去海邊ㄎㄠ風幹嘛,因為我不是要去海邊消暑,而是要去傳說中的Windows 7內建桌布風景:Seven Sisters cliff,也就是七姐妹白崖
- Oct 29 Sun 2017 21:58
英國週記之Oyster Card(下)
沒想到來倫敦已經1個多月了,到英國前腦子還滿是各種錢被偷流落街頭吹冷風阿、英文太爛無法溝通被白眼阿、homestay很糟沒飯吃阿....等可怕的想像(嚇到吃手手XDDD),結果再次證明想像總是比現實可怕百倍,本人在英國並未流落街頭,甚至極可能發福(來英國前還先宣稱要順便減肥,台灣的父老鄉親可以忘記我說的這句蠢話了,這裡的飲食習慣太可怕,奶油天堂脂肪地獄,以後有機會再分享),先預告一下回台灣大家可能看見XL size的NANA~XDDD
接續上週,倫敦TFL告訴我下禮拜三可以拿到Oyster Card,老實說我心裡是99%的不相信,一張有價的學生卡可以寄到不見,現在你突然告訴我你對郵局的郵差叔叔信心大爆發到可以保證3天內可以寄到?大哥你連第一張卡去哪了都不知道ㄟ,郵局的郵差叔叔你們可以這麼不要這麼任性嗎.......以歐洲人的效率我只能給87分不能在高了.........
- Oct 22 Sun 2017 21:34
英國週記之Oyster Card
這週要講的是Oyster Card,但本篇不是什麼教你怎麼申請Oyster Card的攻略,除了我個人的曲折的申請過程跟抱怨外,裡面無任何教學的成分XD。
不過在分享之前還是要稍微講一下什麼是Oyster Card,以免大家不知道正文在講什麼;Oyster Card是一種交通卡,功能與悠遊卡幾乎一樣,在第一篇的週記有提到倫敦的交通非常昂貴,計費不是以做幾站來算,而是以"跨過幾區"來算,像我住Homestay在第三區、學校在第一區(你從第三區最頭坐到第一區最尾也是一樣價錢),我如果沒買Oyster Card,單程就要4.8磅(不要懷疑你的眼睛,是"單程"沒錯),貼心的幫大家換算成台幣大概是196元,那麼如果天天坐地鐵來回(不含假日),一週我就差不多要噴2000台幣,想到就冷汗直流(所以才說是土豪專坐阿~);那麼如果有買Oyster Card呢?那單程就會從4.8磅降到3.3磅,另有分尖峰跟離峰,尖峰是3.3磅,離峰是2.8磅,但是上下班時間大家還不是都差不多,我也不可能提早"翹課"回家啊,所以無可避免的我只能被收3.3磅(英國政府算你狠!!),但就算是3.3磅還是很貴,所以我的代辦Annie告訴我,因為我在倫敦有待滿6個月,所以可以申請學生Oyster Card,交通費會更便宜,於是我一到倫敦,知道學校在哪裡後,辦理學生Oyster Card就是頭號大事,也為本人曲折的申請過程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