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因為NANA去荷蘭玩3天4夜,所以跳過一週沒寫,這次荷蘭行是本人第一次跨出英國境內到歐洲,整個旅程既新鮮又波折不斷,有時間再跟大家介紹(真的有辦法嗎QQ,想分享的東西真的好多阿.......)
話說大家學英文的時候最討厭什麼呢?我從前念書的時候最討厭的是背單字,文法還可以用邏輯去理解,但背單字毫無技巧含量,就是死功夫;課本裡面每一課有40-60個單字,去補習班老師會發給你一本指考必"背"7000字單字本(我還留著它,這本的催眠實力是頂尖的),接著每天就是背、背、背,坐公車背、回家也背;但是即便如此,讓人沮喪的是不管你怎麼背,考模擬考的時候還是一堆生字;好不容易把上次模擬考的60個生字背一遍,到下次模擬考你信心滿滿的去應試,結果生字竟然變100個,其中25個還是之前背過的;其實當時礙於升學壓力,老師也急著要把單字灌輸給你,但是背誦畢竟不是武功高手傳內力(無崖子一小時可以把70年內功傳給虛竹,已羨慕),沒時間複習舊的新的單字又一直來,考試或寫習題都毫無成就感,最後演變成一個反應制約-英文=討厭;但是我在英國遊學的這個期間,竟然發現背單字好像沒這麼難了;在台灣時外界的吸引力很大(看電視、玩電腦、朋友約吃飯、家人聊天......),就算心裡想"啊!我等等要來看一下英文",也總是拖拖拉拉到深夜,最後就是二天捕魚三天曬網,但在倫敦因為時差,我醒著時候大家都在睡覺(怎麼講的好像親朋好友是"亂源"XDDD沒拉沒拉~最愛你們),加上電視都是英文我不一定能聽懂,導致本人比較能專心地念書;在純英語的環境,單字不再只是冰冷的一題一題的考題、或是單字本裡黑白的書頁,而是有溫度"生活":你會想跟學校老師或同學討論你的意見與想法、你會想與hostmather分享你的學校生活、你走在路上會有很多標誌與廣告、旅遊時訂票要寫mail跟別人溝通......,當你發現你沒辦法明確表達你的想法時,你會想辦法去找,不知不覺單字就會進入你的生活;當你發現一個新詞你用出來,老師聽得懂你的意思,你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更想吸收更多知識;語言是一項"工具",必須要"用"才會"熟能生巧,NANA是認真地體會到了;但一山還有一山高,背單字沒這麼討厭了,另一個可怕的高山就出現了:phrasal verd,連老師也說這對外國學生來說是最討厭的部分。什麼是"phrasal verd",就是"動詞片語",這是文法術語,聽不懂很正常,大家可以先看看我做的筆記
所謂動詞片語就是<一個動詞+一個介係詞=一個新的意思>。我的筆記寫的是<put>,<put>這個單字很簡單,就是"放置"的意思,是個小學級單字,但是它跟<up、down、with、to>這四個介係詞搭在一起,竟然可以排列組合出10個以上不同的意思,比如<put up with 某人>是<忍受某人>,但是<put 某人 up>卻變成<接待某人住宿>,而<put up 某事物>又變成<某事物提高數量>的意思@@,阿不就是put跟up在那邊搞來搞去........老師說基本上每個動詞片語都等於一個單字,比如<put up with 某人=tolerate>,<put 某人 up=accomodate>,偏偏口語上大家喜歡用動詞片語,如果你用正式單字跟人溝通,母語人士會覺得你講話像機器人(可是這可大大為難到小女子我了);另外有些單字簡直是魔王級的,比如以下這兩張
<get>跟<take>我稱它們是"地獄雙雄",鎮守英語這座大山的守護神XD,這2個單字也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是大家可以看上面的照片,跟不同介係詞配一起各有16個不同意思,更可怕的是"毫無理由";你說<get on with>為什麼是<相處愉快>的意思,老師只會告訴你"以我的專業知識無法回答",簡言之就是"賣來亂,背就對了XD"。
上圖是老師課堂上秀給我們<get>的動詞片語進階版,加上剛剛的16個,總共就是31個不同意思......(只光get喔)。但更變態的在後面。大家都知道<fuck>是<幹>的意思(我們這是純粹的知識交流喔,糾咪^.<),可以說是全世界共通語言XDDD,但居然連髒話都有動詞片語@@
很變態吧!但這個我就不解釋了XDDD(這筆記我收在抽屜最裡面,免得我Homema看到,他可能會覺得我有病XD),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記錄,下次要幹譙的時候用一下,挖~知識水平跟人家都不一樣ㄟ。
天啊~~~~現在才進入劍橋遊記(前面又不小心打一堆,反正大家應該也習慣了),繼上一篇結束在punting(應該還記得punting是什麼吧??),這次就要來分享一下華人圈最知名的詩人----
沒錯!就是揮衣袖不帶走雲彩的徐志摩先生(我這張照片不是down load的喔,是本人在國王學院購票處看到的,重點是當我們一群人在那裏討論、拍照時,我眼角餘光有瞄到幾位歐洲人很狐疑的看著我們XD),而徐先生本人就曾在劍橋國王學院就讀
康橋本人,在punting的時候船夫也有講到徐先生,但他只說"他在華人間是知名的詩人",加上剛剛拍照時歐洲人的狐疑眼光,似乎徐志摩在歐洲世界並不知名(預告一下,如果你要介紹一個華人給外國人,而每一個外國學生都知道他的話,那個人你覺得會是誰?下週跟大家分享這個"世界名人XD",大家可以猜猜,我保證很多人會嚇一跳)
我確定這是為華人設計的拍照點XDD,因為除了我們沒人跟這個石頭拍照,而且它擺放的位子很角落。
重頭戲來了,這一天的劍橋旅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國王學院裡面的禮拜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跟喜歡的人一起,到北投都開心;跟討厭的人一起,到北歐都嫌煩(還是這是我朋友說的,我已經忘了XD);又或是一個你心儀已久的女孩(或男孩),你已經約她千百遍,被發洗澡、沒空卡數次,好不容易終於約成功,你們一起吃了一頓晚餐,散步到河濱公園,月光這麼美,河水這麼清澈,連風都這麼柔和,一切的一切都很美,美的你回想起來都覺得幸福;但其實仔細想想阿不就是普通的公園,你家樓下的跟那天去的公園,還不一樣都是一堆樹跟草、月亮一年365天哪一天不是在天上、等天亮一看河岸邊說不定漂浮著垃圾;一次美好的家族旅行,可能因為錢該死的被偷,導致後面去的景點你都覺得沒什麼好看的;所以"美"是一個很主觀的形容,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景色的美麗與否,很容易受心情、人、事件的影響,因為你覺得幸福,所以看出去的景色都是美的;但是當我走進國王學院的教堂,看著挑高的教堂屋頂、被彩繪玻璃環繞,我體會到什麼是"絕對的美",不受人、事、物的影響,不管你跟誰來、之前發生了什麼事,當你站在教堂中央,毫無來由的莊嚴與神聖壟罩在你身上,那絕對的美完全讓我震撼,照片完全不足以表現那美的萬分之一;玻璃上彩繪的是耶穌受難的故事,創造與設計這彩繪玻璃的是誰我不知道,但我認為他肯定是用虔誠而敬畏的心在創造這藝術品、因為透過這絕對的美,與穿過彩繪玻璃映照到信徒或我們身上的光線,似乎是在告訴我們,在他心中"神"也是這樣絕對而不可質疑的存在。
從國王學院出來後又去了好幾個學院,要回倫敦時我們又進去一個盈盈推薦的大學學院(Leo說他看大學都看到大學麻木了XD)
上面的照片是圖書館,雖然這個學院不像三一學院、國王學院那樣頗負盛名(當天三一學院謝絕訪客,所以就沒進去了),但卻另有精緻小巧的可愛,傍晚點起的燈都像專門為這個圖書館設計的一樣,一花一草融合的那麼貼切,好像多一點少一點都會破壞這個學院的寧靜與美好。
最後送上我在人家學院的草坪假掰丟葉子的照片為劍橋遊記畫下句點。(好不容易找到沒有遊客的時候來拍,但是很多學生經過看到我們的舉動應該覺得我們蠻白癡的XD,反正我們是觀光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