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聖誕節已經過了好幾個禮拜,甚至中國新年都已經要到了,但2017的聖誕節對本人而言跟以往都不一樣,從來在台灣過聖誕我都只是去吃吃飯、去輔大或市府賞賞燈(聖誕燈不是元宵燈節XDD),在有興致一點就去板橋的新北耶誕城看演唱會;從台灣出發到倫敦前,NANA就已暗下決心一定要過一次厲害、不同以往的聖誕節,原本是想到梵諦岡去看看基督徒怎麼聖誕彌撒,但我實在是太天真,聖誕節這種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哪輪的到我這種外行人去湊熱鬧XD,而且不管是住宿還是機票都貴到嚇死人。突然!!!我就想到幾年前台北有辦過一次聖誕市集(真的是突然),號稱從"法國史特拉斯堡"原裝進口,結果FB被買票進入的朋友發的抱怨文洗版,據說跟真正的聖誕市集天差地遠;在搜尋了一下網路部落客分享之後(其實分享的文也不是非常多,如果不是台北辦過這個活動,我其實也從來沒聽過史特拉斯堡這個地方),"就決定是你了",開始規劃我的聖誕法國之旅~~~
當然都已經到法國,就不可能單單只去看聖誕市集,但為避免篇幅過長且一次也沒辦法上傳太多照片,這篇以聖誕市集為主,會比較一下倫敦跟史特拉斯堡~只要是分享跟聖誕有關的主題,基本上就是圖多文少(不過有不少朋友說,如果我的的網誌文太多,會跳過省略著看,別這樣啊大家~文比圖還耗本人的精神阿QQ);雖說要比較,但是我要跟各位看官說,如果純就聖誕市集來說,倫敦的市集完全不能跟史特拉斯堡比,等級實在差太多了,我去了好幾個倫敦的市集,包含倫敦眼的、羅素廣場的、海德公園的(海德公園的是叫Winter wonderland,說是聖誕市集,不如說是冬季樂園比較恰當),真的~完全~不一樣~,倫敦的聖誕市集賣的東西其實都差不多,感覺應該都是從同一個地方批發的XDD,除了Winter wonderland比較特別;先分享Winter wonderland,介紹一下和我一起去的夥伴:茶茶(左邊)、Kiyoka(右邊)
剛剛有提到Winter wonderland比較像樂園,其實它根本就是樂園,玩法跟台灣的兒童樂園很像,免費入場,想玩遊樂設施要另外付費,每個設施價錢都不同,到賣代幣券的票亭買代幣券給工作人員就可以了,
很明顯是個遊樂園,而且我原本以為跟兒童樂園一樣遊樂設施都是小小的,結果一到現場不得了,是玩真的、要你嚇破膽的,雲霄飛車、大怒神.......,小夥伴們玩了鬼屋
我本人很孬而且也有點貴所以沒玩,根據有玩的茶茶、Kiyoka說法,這個鬼屋很幼稚不怎麼恐怖XDD;小夥伴們都玩了鬼屋,原本我想把錢都砸去玩超高天女散花
就是這個,........很貴@@,畢竟是倫敦,每一個設施都玩的話可能要噴3-5000吧,本人一方面覺得很貴猶豫不決,但真的讓我打退堂鼓的主因是"冷";我們當天去的時候天氣不太好,下著雨,加上溫度接近0度,不開玩笑,本人逛到後面整個腳都失去知覺,腳趾都麻了(冷到麻掉);想想在那麼高的地方,風一定很大還要淋雨,而且高速旋轉被冷風ㄎㄠ......光想就頭皮發麻;茶茶大概6點左右就受不了想回去了XDD
我們去坐的觀覽塔,因為是室內,所以不怕在高處吹冷風,下一張圖是我去坐觀覽塔拍的,因為下雨都是水珠;NANA另拍了一段影片可以跟大家分享
很美麗吧,更猛的是這些都是為聖誕節搭設出來的,不是常設在海德公園,看這規模實在是很難想像;也因為Winter wonderland是樂園性質,裡面的聖誕市集相形之下就很普通,反而是吃飯的廣場與BAR,中間有團體表演演唱一些歌曲,身邊的人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瘋瘋癲癲??的跟著合唱,更顯有趣。
在吃飯廣場的大型造景,不要問我有什麼意義,因為我也不知道。
那麼史特拉斯堡的聖誕市集呢???可能是我也沒去過多少聖誕市集,是一個鄉巴佬來著,但是本人真心誠意地認為"全世界"(對!就是全世界)應該沒有超過史特拉斯堡規模的聖誕市集了
上圖是2017聖誕市集的地圖,藍色線是伊爾河,被河圍著的中間區域就是聖誕市集的區域(咖啡色小房子),大家可以看到不只一個市集,基本上史特拉斯堡這這個區域,只要有廣場的地方就有市集,每一個咖啡色小房子就是一個市集群,一個市集群至少有40-50個小攤,這麼計算一下就會發現整個史特拉斯堡加一加大概有200-300個聖誕小攤,這個數量簡直誇張,更讓我吃驚的是,扣除吃的攤子之外(吃的攤子賣的東西就真的都差不多,下一篇在跟大家分享),其它賣聖誕飾品、手工藝的攤子重複性非常低,我真的懷疑大家是不是整年都在準備,只為了這為期一個月的擺攤,簡直是文創戰場XDDD,每一攤賣的都好有特色,吃的、穿的、擺的、聞的、擦的.......我拍了超~級~多~照片,無奈相片上傳量有限制,這裡跟大家分享的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是照片連發(小東西連發XDDD)
這是歐洲應該說很傳統的"風車"塔,這裡拍的是小的,可以擺在家裡,大的可以大到作為攤位的擺飾,我在法國、德國都看到很多這類風車擺件
聖誕球本身已經是裝飾品了,在裝飾品上還可以再裝飾成這樣,裝飾無極限;接下來是"小人國"
超級多小人,各種職業、動作,本人雖然驚嘆,但也有一個狐疑點:買這個是要放在哪???又不能掛在聖誕樹上,看樣子法國人在家都有一個自己的小人國喔???
這個小水桶!!!!這個小綿羊!!!!這些小房子!!!!!完全證實我的猜測,法國人在家一定都有自己的小人國,不然買小水桶幹嘛XDD;
上圖是各個各樣的小木夾跟小木牌,這如果是喜歡拍立得照片裝飾家裡的人,看到應該會瘋掉,下圖是其中一攤賣聖誕裝飾的小攤,除了這組薑餅人木夾,還有聖誕小火車,聖誕小樹、小天使......讓我少女心噴發的小木夾,數量之多、款式之豐,本人前所未見,本來考慮半天想要買一組回家做紀念,但想了20分鐘實在無法決定要買那一個(真的很難決定),又不能每一個都帶回家(那我可能沒錢吃飯,每一組大概都10-15歐),加上我也沒裝飾房間的習慣,買了大概也不會用,最後放棄購賣,只拍照留作紀念。
除了小裝飾,所有跟聖誕節有關的物品,你想怎麼讓你家更有聖誕氣氛的道具,食、衣、住這裡一應俱全
聖誕馬克杯(沒有一個杯子跟聖誕節無關)
找不到適合的歌曲嗎?這裡有聖誕歌曲大補帖,讓你的聖誕歌曲連發,讓你到過新年,耳中腦海都是揮之不去的"金勾北~~"
這是做聖誕布丁跟聖誕餐的盤子(連盤子都要換,太隆重了)
各色蠟燭;在英國或法國吃飯,如果是餐廳的話,晚上基本上光線都比較暗,點上蠟燭增加氣氛,我去吃過幾次飯或是經過餐廳,基本上10家有9家都是這樣,蠟燭是歐洲人烘托氣氛的工具,聖誕節這種大節日自然不例外,上圖是各色蠟燭(也就是台灣的香燭店的吧XD,只是同樣賣蠟燭,氣氛差很多),下圖是造型蠟燭,下方那像流水一樣的盆子,那也是蠟燭喔,超猛的
上圖是聖誕燈,看你要白的、要黃的、要彩色的,要雪花樣子的、要聖誕球樣子的、大的小的......全都有;下圖是音樂盒,美到爆炸,擺在一起夢幻、太浪漫了;以為就這樣???
連擀麵棍都玩出新花樣,雕刻各種花樣的擀麵棍,本人懷疑有人會真的拿來擀嗎????,凹凸的地方應該都會卡麵粉跟麵團吧,而且花樣也不可能印在麵團上,但是純做裝飾的話,裝飾桿麵棍要掛在哪????下圖是調味茶,擺外面的茶可以讓你用湯匙舀起來聞香味,看這包裝、看這花樣,一個字"美"!!!!,不同的茶配上香料跟乾果,味道誘人。
在逛市集的時候,NANA發現一個跟亞洲的小攤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攤車裝飾";在台灣的夜市,不管是賣什麼,一般人不管是遊客或是老闆,都不會特別去注意"攤子"或"餐車"本身的樣子,因為我們的既定想法是:"賣的商品本身才是重點",所以不管是賣手工藝、買小吃,基本上就是東西擺出來,賣飾品的頂多鋪布在桌子上,看起來比較高級這樣,但是在史特拉斯堡的聖誕市集,不管是賣什麼,每一攤的"後面"、"外面"也都裝飾得很精緻特別;即使你對商品本身不感興趣,光是走在攤子中欣賞那些賞心悅目的擺件跟裝飾,就很值得一遊與品味
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是賣糖果餅乾、賣小人偶、賣雜貨、攤車外面、裡面,要不是聖誕擺飾與海報,就是裝飾與耶穌誕生有關的東西,而且都不是隨便放放,都是非常認真的擺設;甚至更講究的,連配色都要考慮進去
上面那一張的聖誕球,老闆依照紅色、藍色、金色擺放;下面這張這位老闆的攤子清一色都是銀白色的商品,連他自己都穿白色外套XDD;最令人佩服的是下面幾張照片,那是一家賣聖誕裝飾的店:
照片上可能看不是很明顯,仔細注意一下下面的照片,以中間的桿子為分界,右邊擺的都是紅色的飾品,左邊則是擺白色的,這一攤子賣的商品全部算起來應該有200-300件(上面的照片是紅色區域,商品擺得滿滿滿),而且都是一些很小的夾子拉、掛飾啦.....等小東西,光是分門別類分開就已經是大工程了,竟然細心到還分顏色,為的是整個攤子給個顧客帶來和諧、協調的感覺;本人在倫敦與史特拉斯堡、柏林等歐洲城市旅遊,常常有一種體會,歐洲人對美感、藝術、音樂"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太多,各種音樂劇、歌劇院、博物館在城市林立,下班或放假去聽一場音樂會或歌劇,甚至是去教會聽聖經故事朗誦,都是對他們而言很習以為常的事,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只是擺設攤位這麼小的事,他們也是很用心的注意"美感",在小細節中充滿對美感的細緻與堅持,或許台灣在公共衛生、環境整潔、都市規劃等硬體方面,比歐洲的城市好(台灣我覺得乾淨很多),網路速度也是XD,但藝術生活、美感體驗等"軟體"方面,實在是輸人很多,我有時都覺得台灣是"有文明沒文化"的國家,可能還要在時間孕育出文化來吧。
賣水晶球的攤子,角落邊的裝飾是小矮人們在山坡上玩耍,太可愛了
薑餅人(薑餅人不是餅乾是麵包,我到親眼看到薑餅人才知道,被台灣的薑餅屋誤導20年XD);鮮花店也是各種裝飾。
分享得差不多了~~~最後送上超大聖誕樹預祝大家2018聖誕節快樂